无重力混合机设备诊断技术发展历程
2021-09-15
作者:
无重力混合机设备的诊断技术就是掌握设备的现状与异常或故障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和预测未来的技术。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二是发现异常情况后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分析和诊断。
无重力混合机设备的设备诊断技术是在设备管理和维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最早出现在欧洲,主要由英国倡导的设备综合诊断学为指导。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由英国领导的机械保养和状态检查协会首先开始使用故障诊断技术,他们在摩擦和磨损、汽车和发电机检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无重力混合机设备诊断技术的发展是以后勤学为指导的设备服务型维修。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实施一系列计划,出现了一系列由设备故障引起的事故。之后,他们吸取教训,开始积极从事无重力混合机技术诊断的研发,使他们在许多领域达到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吸收了英美两国的优势,提出了全员维修的观点。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开发诊断技术,并于上世纪中叶开始实际应用。因此,日本的许多基础设施项目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与上述三个国家相比,中国起步较晚,从80年代初开始接触机械设备的开发诊断技术。目前,它在我国的化工、冶金和电力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经过近30年的研发,无重力混合机故障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航空航天、大型机械设备、化工原料、冶金、矿山、建材设备等诸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