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
2021-09-15
作者:
烈日当头,街边树荫成片
一片泛黄的叶子悄然落下
打响了秋天的号角
立秋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立秋
习俗
立秋节
立秋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夏天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秋季养生
立秋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
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因此,秋季养生是一项重要内容
最易做的就是“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因为“一场秋雨一场寒”,所以“十场秋雨要穿棉”
人们甚至认为“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在饮食起居方面应切记“秋不食辛辣”
还应“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
这样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
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补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等。
秋季出现口感唇焦等“秋燥症”的气候,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这类食品有银耳、百合等,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